本所基於「預防職業傷病、促進勞工健康」的一貫宗旨,曾針對動物處理行業勞工呼吸道過敏疾病、異氰酸鹽類作業勞工呼吸道過敏疾病、及噴漆作業勞工皮膚過敏疾病進行調查研究;繼而就上述行業工作環境中對勞工造成過敏之成分完成分析研究;並探索出異氰酸鹽類及噴漆作業過敏勞工之臨床鑑定方法(Clinical identification),提供職業病鑑定準則,建立這類過敏疾病基本的醫療輔助資料。為了確實運用推廣前述研究成果,由本所熊映美研究員編撰此「職業性過敏疾病預防手冊」,並請陳秋蓉組長審查修正,希望這本手冊能提供各行各業的勞工及雇主,對自己工作場所中會引起過敏的物質種類能有所認識,並協助醫療界對職業性過敏疾病加以預防及治療;同時對懷疑自己有過敏疾病的工作人員能有所助益,了解自身碰到的問題及可能解決之道。使得勞工不致因為工作環境中致敏物質,所造成的呼吸道或皮膚之過敏疾病,影響到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同時避免因此類疾病嚴重惡化而造成猝死的遺憾,並達到本所為保護勞工生命安全及健康生活品質的研究目的。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所長所長簽名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八月

前言

台灣在過去數十年快速工業化之下,空氣污染日益嚴重,資料顯示有呼吸道過敏的孩童越來越多,成人因過敏性氣喘造成猝死的新聞亦時有報導;然而勞工因工作環境暴露危害因子所造成的過敏疾病,卻因為所發生的因果關係不易釐清,致未能為廣大勞工及雇主所重視。其實過敏疾病的發作還算是職業疾病中比較容易預防的,而且早期治療也較容易康復;但若疏忽延遲治療則不易治癒,其後就更容易因氣喘疾病造成死亡。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若對自己工作場所中會引起過敏的物質種類有所認識,並經由醫療界的適當管道對職業性過敏疾病加以預防及治療;相信能部分解決此類不幸的發生。

絕大多數造成過敏的因素皆為實體物質成分,少數由於特別原因會有對非實體的光、溫度等物理因素過敏的。造成過敏疾病的物質,通稱為過敏原;造成過敏的因素總稱為致敏因子。工作環境中的致敏因子種類相當繁多複雜,其種類因各個工作場所使用或產生的物質不同而有差異,且絕大多數與個人生活環境中的致敏因子不同。勞工在特定工作場所接觸的致敏物質固定、接觸頻率高且時間長久,某些特定體質的人員容易被誘發出過敏性免疫反應。職場存有的過敏原中少數與生活環境中過敏原發生交互影響的成分,也會因在職場與居家環境的雙重刺激之下,增強其過敏性免疫反應的誘發效果。因此在過敏疾病鑑定流程中,利用專一性過敏免疫反應的檢驗技術,可確立勞工對其工作環境中特定致敏因子產生免疫反應的相關性,而得以釐清是否為職業性過敏疾病。

探討工作環境中造成勞工過敏疾病的因子,大致分為三大類:(一)生物性因子:因污染或感染造成過敏的生物性粉塵,包括動植物碎屑微粒、微生物菌體及孢子、酵素、由生物產生之大分子等,例如:在生物技術新興行業中,因生產或研發過程中所使用之原料、中間物及終產品之各種成分均包含在內;(二)有機性化學因子:因吸入或接觸造成過敏的有機化學物質,包括染料、溶劑、藥物、橡膠、異氰酸鹽類等;(三)無機性化學因子:因吸入或接觸造成過敏的無機化學物質,如金屬燻煙、胺類、過硫酸鹽等。

職業性過敏疾病種類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支氣管炎及肺炎、眼睛過敏、接觸性皮膚炎等,其中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支氣管炎統稱為呼吸道過敏疾病。關於呼吸道過敏疾病,本所曾調查過包括畜殖場及屠宰場等之動物處理行業,以及包括泡綿、人造皮、噴潻、粘著劑等製造業之異氰酸鹽類作業勞工。關於皮膚及眼睛過敏疾病則曾對噴漆作業及異氰酸鹽類勞工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呼吸道過敏的勞工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員其症狀跟工作場所過敏原有關;皮膚及眼睛過敏的工作相關性則較低。

針對上述行業工作環境中對勞工造成過敏之成分,本所亦以抗體生物偵測技術,分析引起勞工血清中專一性過敏抗體陽性反應的致敏成分,確認工作場所引發勞工過敏疾病及症狀的職業性因素。為了充實國內職業病鑑定的實務基礎,建立了異氰酸鹽類及噴漆作業過敏勞工之臨床鑑定準則,在未來可望提供這類過敏疾病醫療及診斷的輔助資料。

因此為預防職業性過敏疾病對勞工健康造成之危害,本所編定此手冊,內容介紹職業性過敏的定義以及相關疾病的種類及症狀、各行業工作場所內可能存在的過敏原、職業性過敏疾病的鑑定以及如何預防職業性過敏疾病等項目。希望本手冊能提醒勞工了解工作環境清潔以及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重視環境清潔的維護以及個人衛生習慣的培養,儘量不要等到過敏疾病發生後才進行求診求償等補救措施;並且了解自己工作場所存有的過敏原及自身潛在的過敏體質,減少工作中過敏原的暴露危害,並提出預防方法供從事有暴露於致敏物質之虞的表2所列各行業雇主與勞工參考,避免類似疾病發生及惡化以維護相關從業人員之健康。

壹、職業性過敏疾病的定義及種類

一、職業性過敏疾病的定義

勞工在雇主指定的工作環境中,因工作流程中所接觸的物質及工作所處的環境存有的物質,引起刺激性或免疫性過敏反應,因發生的部位及症狀所造成的疾病,稱為職業性過敏疾病。

二、職業性過敏疾病之種類

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支氣管炎及肺炎、眼睛過敏、接觸性皮膚炎等疾病皆是職業性過敏可能發生的疾病種類。這些職業性過敏疾病症狀與一般過敏疾病相似。氣喘的症狀最嚴重的是氣道變狹小無法將空氣吸進肺部而產生喘鳴聲,喘不過氣、頭昏、胸痛、咳嗽等可視為早期症狀;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有鼻子搔癢、鼻塞、流鼻水等;過敏性支氣管炎及肺炎症狀主要為咳嗽、咳痰等,痰通常為無色;眼睛過敏常見症狀為眼臉發紅發癢、流眼淚等;接觸性皮膚炎包括:丘疹、脫皮、紅疹、凸起的疹塊等。

勞工在職場或下班後產生哮喘、胸悶、咳嗽、流鼻水、眼睛乾澀發癢等症狀的原因,可能是源於工作場所的過敏原(如咖啡豆、塑膠製品、食品添加物等),或是化學物質直接刺激所引起的,如二異氰酸甲苯(TDI)、酸酐類(TMA)、白金化合物、甲醛(福馬林)及鎳等都是常見的職業性氣喘誘發物。

職業性過敏疾病

以上化學物質不管是製造、使用或中間生成的,凡是暴露於當中的員工就有可能致病,甚至居住在工廠附近的居民也有發病的可能,尤其吸菸者更是特別容易發生。職業性氣喘的發生與接觸時間的長短並沒有一定的關係,在早期發生症狀時,就應請醫師協助找出過敏原,並儘量減少在工作場所接觸過敏原的機會;若有過敏病史者於應徵工作前應多加注意,並事先向雇主說明。

什麼是職業性氣喘

在工作場所中吸入某些煙霧氣體或灰塵,它可以發生在從未發作過氣喘或原就有氣喘的患者身上,症狀包括哮喘,胸悶,咳嗽,流鼻水,眼睛癢,可能是過敏或非過敏因素,有些居住在工廠四週或暴露在工場廢氣中的居民也可能發生同樣情形,而症狀發生與接觸時間長短並無一定關係,一般說來,吸煙者較易發生。

什麼是職業性皮膚過敏?

具有皮膚刺激性,或是致敏性的有機性及無機性化學物質,或是個人體質的異常過敏,常是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主要原因,一般表現於濕疹、皮膚炎等症狀的發生上。常見的刺激物有肥皂、清潔劑、洗衣精、溶劑、蠟和亮光劑、酸和鹼等。因此,慎選工作場合的清潔劑,可以有效減少皮膚病的發生。清潔劑的選擇須依工作性質來決定,包括充分了解污穢物及其溶解度的特性;工作時,使用防止危害物質穿透的防護手套也有其必要性;此外,保持工作環境的清潔,避免使用或是隔離可能刺激皮膚的物質。

職業性皮膚過敏

什麼是職業過敏性肺炎?

職業性過敏性肺炎係因吸入有機粉塵如細菌性產物、動物排泄分泌物、黴菌及植物性蛋白等,進而沈著在肺泡內所引起的。由於有機粉塵多小於 5微米,因此工作時必須加以防護才不致發生疾病。這種過敏性肺部疾病和年紀無關,在治療上係採保守的症狀療法及支持療法,若置之不理,可能會有逐漸引發呼吸衰竭及心肺症之虞。除了個人工作時應使用呼吸防護具之外,工作場合應該依粉塵危害預防標準控制粉塵暴露;相關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粉塵的特殊健康檢查。

職業性氣喘盛行率

台灣本土職業性氣喘的相關統計,資料較為不足,在美、日二國的成人氣喘中,據估計有15%的人其氣喘原因與工作場所有關,例如某些製造洗衣粉等化學物質的清潔劑工廠中,約25%的員工有氣喘,印刷工廠中20~25%的員工,也有程度不等的氣喘症狀。本所對異氰酸鹽作業員工及動物處理行業勞工完成職業性氣喘之調查。綜合15 家異氰酸鹽類工廠,578位勞工之問卷訪視調查,結果發現,在受訪的勞工中,自覺有過敏症狀的人數為:呼吸道症狀28%(162人)、氣喘症狀2.9%(17人)、皮膚病症狀18.6%(108人)及眼睛症狀者12.6%(73人)。這些勞工的過敏症狀與工作相關性則占:呼吸道51.9﹪、皮膚74.1﹪、眼睛為79.5﹪。平均年資較低以及健康工人效應可能是造成氣喘比例較低的因素。

勞工在什麼狀況下可懷疑自己可能有職業性過敏疾病

職業性過敏症的病人,常常是上工時間或上工一段時間後特別感到不適,或是症狀加重,休假後病情又趨於好轉。例如,職業性氣喘或呼吸道過敏,可能在周一上工持續到周五下班後一段時間,依照病情輕重,會出現各種症狀,週休二日當中到周一上工時,這些症狀會減輕或消失,若碰到過年的長假,會完全消失。若以呼吸流量計來測第一秒吐氣量,連續紀錄十天以上,可以發現這個週期變化。皮膚過敏如已發展成慢性疾病,較不容易發現這種週期變化,需要專科醫師進行診斷。

貳、造成職業性過敏疾病的因素

一、工作環境的影響

勞工每天在職場工作時間約為八小時,工作場所環境中的各類物質接觸進入體內,途徑主要為呼吸道和皮膚。若勞工體質對工作場所存在的物質有病理反應,長時間接觸,因為免疫反應過份激烈,就產生了過敏疾病。若為刺激性的過敏反應,短時間接觸也會立刻產生過敏疾病。

(1)直接刺激:例如:氯酸(hydrochloric acid),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氨(ammonia),原有氣喘者更易發生。

(2)過敏原刺激:工廠過敏原依工廠類別而異,例如:咖啡製造廠之生咖啡豆,食品工廠原料及產品,動植物加工廠之動植物粉塵等;化學致敏物質則存在於某些化學工廠或藥廠,如塑膠製品原料TDI,或製藥工廠產程之中間物或終產物。

工作環境的影響造成過敏疾病的發作,不僅限於職場區域。在不是執行工作的場合,如果接觸到同類型的過敏原,亦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乳膠過敏是醫護人員職業性氣喘最重要的過敏原,歐美國家百分之三至十七的醫護人員,對乳膠製品有過敏現象,有案例顯示曾有醫護人員因對乳膠手套過敏,在接受婦科內診時,發生過敏性休克而死亡。國內有百分之八的醫護人員對乳膠手套有立即型過敏反應,對於這種致敏現象應提高警覺。

此外,勞工若有過敏疾病,除了對吸入或接觸的致敏物質,可能會發生過敏反應外,對某些成份相似,會引起交叉反應的物質也較容易過敏。因此,對自身在職場與生活環境中會有過敏反應的物質,均須有所警戒。

二、汽機車廢氣對呼吸道的影響

不論是氣體或顆粒性污染物,當濃度太高、量太多、或吸入的氣體、固體毒性太強時,均足以使呼吸器官內的正常防禦功能以及清除功能喪失。而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污染物,可能使呼吸系統內纖毛的活動力降低、黏液的分泌異常,導致清除廢物的功能降低、速率減慢,增加慢性支氣管炎病患的呼吸道症狀及氣喘發生的頻率,同時肺功能也會變差,而毒性物質在體內停留時間或根本無法清除,更會引起一連串危害。

汽機車廢氣對呼吸道的影響

三、體質的影響

勞工在同樣的環境下工作,有的人會氣喘跟過敏,有的人不會,這就是個人體質差異造成的結果。國外研究報告指出,二異氰酸甲苯暴露勞工的氣喘疾病跟人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有關。HLA也就是器官移植時引起排斥效應的免疫反應體質不合主要因素。

我國研究報告中,發現泡綿製作勞工的氣喘跟 HLA DQB1有正相關,繼而調查 DQB1 抗原的 23種基因中 DQB1 0503 與氣喘、呼吸道症狀及眼睛症狀呈顯著正相關;DQB1 0503、0402與吐氣量降低相關。0601則與職業相關之所有過敏症狀包括呼吸道、氣喘、皮膚與眼睛症狀均呈正相關,推論可能與物質代謝有關。

參、職業性過敏疾病的鑑定

一、過敏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詳細詢問病患氣喘病發作之過程是判斷病人有無可能接受過敏原之刺激而引發過敏反應之最佳利器。一般過敏疾病,詢問內容需包括發作之月份、時間、地點、家中有無寵物等;職業性過敏疾病則需再詢問上工前、上工後過敏症狀的發作情形。例如上班時氣喘病變嚴重,下班後好轉可能是對工作環境中的物質過敏。

已知是過敏引起之氣喘或是哮喘患者希望知道自已是否為過敏性氣喘,皆可找過敏科醫師求診,幫忙查出過敏原,以根本治療。醫生詳細問診後,懷疑可能是職業性氣喘,可以相關過敏原作皮膚試驗,或用職業場所可能暴露之過敏原做氣管激發試驗。

減敏療法可改善過敏症狀,但因為它需要約一年以上甚至更長期的治療,所以過敏專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先採取環境控制及藥物治療,除非這兩者效果不彰才會使用減敏治療,可以詢問您的過敏專科醫師,採取最佳的治療方法。最重要的是避免過敏原接觸,除了減少致敏物質散發出來的機會外,檢查工作場所的排氣,換氣設施是否有效,注意空氣流通,必要時配戴防護具。

若有很強的懷疑氣喘病是因為對過敏原之過敏反應所引起,則建議轉介到過敏專科醫師處做特別之過敏反應試驗。若要證實氣喘是過敏反應引起的話,皮膚試驗陽性是必要的,因為在過敏原引起氣喘之病人裡,很少是皮膚試驗陰性的。反之若皮膚試驗陽性,則並非所有的過敏原均會引起氣喘,因為常有臨床上無意義之陽性皮膚試驗,所以病人的病史要能與皮膚試驗相驗證才有臨床意義。

二、職業性氣喘鑑定流程

國際間認定之職業性氣喘診斷步驟,包括工作暴露史及症狀變化情形、臨床確認、以及氣喘病史與氣喘的一致性專業判斷,其詳細內容如表1所示。職業性氣喘成立條件需到醫院進行診斷,必須確立疾病的發生及暴露的證據,才可成立。本所希望在預防階段,提醒勞工及雇主注意工廠衛生教育。故以在場可行之預防健檢方式,建立了有關異氰酸鹽類引起過敏反應的三種鑑定方法:皮膚貼膚試驗、 TDI血清試驗及第一秒最大吐氣量下降變化(圖1),三者若任一為陽性反應,則認為過敏性反應是工作場所物質引起的。依據此一原則分析統計鑑定結果陽性與否與過敏症狀相關性,統計結果顯示自訴過敏症狀與工作有關之的廿四位勞工,以上述鑑定方法結果的判斷結果為陽性;自訴與工作有關之過敏性鼻炎,八人中七人為陽性;與工作有關之皮膚過敏,四十人中有卅九人為陽性,且與勞工自訴過敏原因相符。由此證實勞工自覺與工作有關的過敏症狀,大部分並非憑空杜撰。反之部分堅持自己並無健康問題的,卻可由如圖2所示的鑑定系統找出特定暴露勞工的潛在健康問題,宜列為職業病預防衛生教育推廣的特定對象。

表1 職業性氣喘診斷的步驟

1. 任何懷疑是氣喘發作的工人

在週末或假日改善

2. 歷史

暴露史

回顧物質安全資料表

3. 確認氣喘

歷史和生理檢查

支氣管擴張劑使用前、後的呼吸量測定

組織胺或methacholine 測試顯示的 +/-氣道過度反應

4. 如果歷史和 OA(職業性氣喘發作狀況)一致

工作中1-2 周和離職後 2-4 周以連續methacholine 測試,作PEFR 或呼吸量測定監測來評估其與工作的關係

5. 如果仍無法確認

如果診斷是不確定的, 考慮專一性的吸入測試

圖1 致敏化學物質暴露勞工連續10天第一秒最大吐氣量變化圖

圖2 確定診斷二異氰酸鹽職業性氣喘的流程圖

三、職業性氣喘認定基準

職業性氣喘的正確診斷,可進一步保障病人的健康,重要的是要早期診斷,且於確認後遠離原工作場所。勞委會對職業性氣喘的認定基準主要有四項,包含:(1)在特定工作開始之後才發生氣喘或明顯惡化,(2)醫學診斷上肺功能或相關試驗, 證實有可逆性呼吸道阻塞,(3)有職業性作業環境暴露史,暴露於特定致敏原或其他可引起職業性氣喘之物質,(4)合理地排除其他常見阻塞性之肺部疾病, 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非工作環境所引起之氣喘等。

當主要基準中有一項效度可疑時,得引用輔助基準至少一項以上作為支持之證據。輔助基準包括:(1)工作中之特定致敏原與氣喘發生之關係,可以由臨床試驗清楚證實其氣喘發作與工作暴露之時間相關性;或病人在工作當天之工作後比工作前有明顯之肺功能惡化(如FEV1比原來的下降10%以上),(2)離開工作場所一段時間之後,肺功能有明顯之進步,(3)有工作同事有類似疾病發生,(4)由皮膚致敏測驗或證實病人對某特定工作環境中製品原有敏感性。

肆、各行業工廠內可能存在的過敏原

以過敏原的種類來分,可分為以下十八大類:

表2 各行業工廠內可能存在的過敏原

過敏原的種類

相關行職業或工作類別

醯基類

橡膠工作者

胺類

油漆工,瓷漆工,焊接工

乾燥劑

使用塑膠環氧基樹脂者

氯亞明

警衛,清潔女工

藥物

藥劑工作者,醫護人員

酵素

清潔劑藥劑工作者,麵包師父

染料

紡織(原料)作業員

溶劑

電子零件作業員

甲醛

醫院公作者

橡膠

地毯製造業藥劑工作者

異氰化物

噴畫畫家,隔離設備從業者,塑膠泡沫膠生產者

乳膠

醫院工作者

金屬

焊接工,精雕師父

過硫酸鹽

美容師

動物

動物管理員,動物實驗室工作者

穀類

麵包師父,製粉業者

海產

海鮮加工業

木屑

伐木業者,木匠家具商

伍、如何預防職業性過敏疾病

一、工廠保健預防

預防模式分入廠體檢、年度健檢、環境測定及勞動檢查四部分。各項疑有致敏物之作業,勞工入廠時,檢測肺功能,並將血清及口腔組織凍存。有過敏體質的勞工,則宜加強職業衛生教育並養成使用防護具的良好習慣。

年度健檢時建議增加過敏症狀詢問一項,由健檢醫師詢問並做成紀錄,對有過敏症狀的勞工,進行相關鑑定測試,同時查對工廠環測資料,若二者顯示正相關值,在工廠方面,要求廠方進行環境改善,包括改善通風設施、重點地區使用排氣罩、原料區隔管理、改善製作程序等,拒不改善或敷衍拖延者,依據安全衛生法給予適當行政處分。在勞工方面,宜加強職業衛生教育、使用防護具。若懷疑有過敏疾病,宜進行治療;重症者除治療外,當協調轉換工作項目,並給予適當休養補償。依據本研究完成之結果,規劃預防模式如右頁圖3。

圖3 職業性過敏疾病預防模式

二、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

避免直接接觸過敏原,必要時應做適當防護。工作時穿著適合及固定的工作服,避免工作服和日常衣服混穿;工作中盡量不飲食,工作後記得要洗手,多多注意一些小細節,盡量把工作與日常生活分開,才能避免把工作環境中的過敏原帶回家中。

三、家族過敏史的了解

如果家人或家族有過敏性疾病的病例史或自體免疫疾病,例如僵直性脊椎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是氣喘等,則必須多注意自身的工作環境是否有引起職業性過敏的風險。另外,定期做健康檢查及肺功能測定,可以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提早治療及預防職業性過敏的發生。

四、減少工作中過敏原的暴露危害

在工作時,應依照工作性質選擇適當的防護器具,如工作服、口罩、眼鏡或手套。工作環境應通風良好,如果有粉塵危害的風險時,應依照粉塵危害預防標準來控制粉塵量。對於可能造成職業性過敏的原料、藥劑、清潔劑等?則應避免使用或是隔離。

五、環境清潔的維護

過敏是身體對環境中某些特殊物質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這些會引起過敏的物質就是過敏原,粒子非常微小,肉眼是不易看見,當它掉落在我們的眼結膜或被鼻子吸入,就會引起眼睛癢、打噴嚏、流鼻水,甚至氣喘等過敏的症狀,當接觸到皮膚,也可能會造成皮膚癢或紅腫的現象。

環境清潔的維護可以減少身體與過敏原接觸的機會。大多數的過敏原會聚積在任何物品的表面上,還可以通過紡織品等類似物質,因此建議工作場所使用物品應盡量採用表面平滑的材料,如木板或石質性的材質易於清潔,並避免舖地毯等紡織品,以防止過敏原的聚積。最好定期清洗或更換紡織用品,使過敏原存在的量能夠減至最低。

結語

長期暴露於致敏物質環境下可能造成人員的過敏疾病,會影響到勞工的健康,甚至於會發生一些特定疾病,但預防勝於治療,本手冊針對從事各行業作業人員提出預防過敏疾病發生的對策,希望能提供相關從業人員及工廠管理者參考,對於勞工衛生、工作管理及環境衛生控制作業種類採取適度的預防措施,以防止職業性過敏疾病及氣喘的發生。

編撰:熊映美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04/27/2008 20:09:30

回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首頁回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首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ky7659 的頭像
    vicky7659

    幸福的滋味

    vicky76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